王本驰

1575505657422313.png

王本驰,博士,长聘副研究员。2020年回国后,入职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注意,记忆,语言和统计学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采用心理物理法,眼动追踪,电生理(EEG and intracranial EEG)解码,以及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RI)成像等技术来开展研究。

近几年,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美国心理学会官方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系列,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Neuroimage,Nature Human Behaviour等认知和神经科学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4篇,其中2篇ESI高被引论文(截止2024年3月,最高单篇被引300次)。文章引用率1300余次,H-index为15。

实验室欢迎有心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等专业方向背景的同学加入本实验室。也欢迎本科生和访问研究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科研工作。实验室的每名成员都有一颗踏实求真的心,团队氛围融洽,期待同样的你加盟。主要研究课题聚焦于:

1)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2)注意选择与统计学习

3)语言预测与情景记忆

4)计算视觉与记忆重构

同时,欢迎有共同兴趣的优秀青年博士以博士后或者青年英才方式加盟,本课题组将提供优越的经费条件和强有力的国际合作支持。

更多信息参见课题组网站:http://wangbenchi.github.io,或邮件咨询:wangbenchi@163.com。


科研经历

2019.11-now,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ssociate professor (Tenured)。

2015.09-2019.09,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Cognitive Psychology,PhD


学术兼职

1, Visual Cognition编委 (2020-now)

2, VU Amsterdam的兼职博士生导师

3, Ad-hoc Reviewer for: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 Neuroimage. iScience, Cerebral Cortex, Current Direction in Psych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系列, Cogni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等几十个著名期刊。

4, 广东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


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2789):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交互: 长时记忆的介入短暂突破工作记忆容量限制的神经机制,2023—2025。主持 (10 万).

2、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2022ZD0204802),知觉学习的认知与神经环路机制,2022—2027,主持人:方方。项目骨干 (80 万).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2000738):注意选择中的统计学习,2021—2023。主持 (30 万).

4、广东省联合基金青年项目 (2019A1515110581):视觉工作记忆的动态存储,2020—2022。主持 (10 万).

5、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启动经费,2019—2027。主持 (50 万).

学生获奖情况

林荣棋,2021,国家奖学金;2022,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王丽双,2021,国家奖学金;2022,优秀毕业生

张媛媛,2022,华南师大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


已毕业课题组成员

Baiwei Liu,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2020-, PhD candidate

Chenxiao Zhao, Leiden University, 2021-, PhD candidate

Rongqi Lin,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2022-, PhD candidate

Yinfei Zhou,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2023-, PhD candidate

Yuanyuan Zhang,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2024-, PhD candidate

Yang Cao,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24-, PhD candidate

更多内容请见:http://ibrr.scnu.edu.cn/a/2020093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