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旭初

1514343954511174.jpg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2-199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博士学位

1985-1989   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普内科 住院医师

1992-199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96-201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高级功能研究实验室 主任

1999-201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2000年起)

2004-201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 委员

2006-201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2008-2010   中科院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认知与实验心理学研究室)主任

2012-2017   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首届主任

2017-2019   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2019-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教授,院长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生理心理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学影像学、磁共振杂志、生物物理学报、心理学报、Neuroscience Bulletin、PLoS One编委(Editorial Board)


研究兴趣

早年为西医内科医生(心血管和神经内科),后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系统学习心理学及神经生物学并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迅速组建了我国第一家脑功能成像研究实验室,并在国内和国际刊物分别发表了我国第一篇脑功能成像研究论文。迄今已培养了50多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含在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等兼职博导时培养的博士生), 并亲自培训指导了上千名来自全国心理学、 医学、 神经影像学和教育学等各领域的进修人员。早年的工作主要揭示了小脑参与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决定性证据,并鉴定了抑郁症、药物成瘾、严重意识障碍和失语症、失读症等若干关键性脑影像学特征。近十余年来,研究兴趣逐渐集中至“儿童脑发育和认知功能发展及其相关的疾病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比如,系统研究了汉语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 6 年级脑电的变化规律, 在儿童阅读能力发展领域率先挑战了与西方主流观点不同的观点。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汉字识别相关的负成分N170,并发现N170左侧化最早可在 6岁学龄儿童出现,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近期还有更一个重点方向是,利用难治性癫痫病人的颅内电极直接记录人脑的神经活动,解析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欢迎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同学加入本课题。

迄今已发表160多篇研究论文(SCI论文121篇),被SCI核心数据集他引5000多次。


主持课题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512300)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课题6:疾病的脑高级功能障碍),2007-2011(本课题360万),课题组长;

2、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 BCS-0818588):Specialization and plasticity of the visual word form area in reading Chinese. 2007-2010. (63万美元),中方主持人(主持人:Sheng 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文字加工的神经基础,2008-2011(100万),主持人;

4、国家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批准号:11AZD119):汉语词汇加工及其障碍的多学科综合研究,2011-2015(25万),主持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批准号:31371134):人类腹侧枕颞皮质模块化和分布式加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起止年月:项目起止年月: 2014 年 01 月至 2017 年 12 月,资助金额 85万元,主持人;

6、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C03037):重大精神障碍新治疗技术研究,起止年月:2016年9月-2019年12月,资助金额200万元,主持人;

7、中国-以色列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2016YFE0130400):工作记忆邦定的核心机制研究,起止年月: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中方资助175万人民币,以方资助75万美元,第二主持人。

8、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专题项目(201804020085):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和干预技术研发,起止年月:2018年4月-2021年3月,资助金额200万元,主持人。

9、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9B030335001):自闭症诊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起止年月:2019年9月-2023年8月,资助金额3980万元,联合主持人。


授课情况

1、认知神经科学进展 40课时(博士生);

2、心理语言学 36课时(博士生);

3、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 40课时(硕士生);

4、心理学新进展 51课时(硕士生);

5、认知心理学 48课时(本科生);

6、医学影像学导论 12课时(本科生)。


获奖情况

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

2、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

3、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

4、 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

5、 中科院百人计划(2008年)

6、 浙江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2011年)

7、 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排名第五),获奖项目名称: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损伤及康复中的临床研究

8、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2018年)


更多内容请见:http://ibrr.scnu.edu.cn/a/20201012/47.html